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特教媽媽”羅麗秋的擔憂:殘障學生出路在哪裡?

2015091016:54:23 新華網 新媒體專電 記者吳昊林宏

  羅麗秋是吉林省通榆縣培智學校的普通教師。在這個擁有40萬人口的縣城裡唯一的聾啞、智障兒特殊教育學校裡,她既是30多個殘障學生的特教也是他們的“媽媽”。近年,特教學校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幫助。教師節到了,“特教媽媽”在高興之餘卻也有擔憂——即將畢業的殘障學生出路在哪裡?

  羅麗秋回憶,6年前來到學校任教之初,這些殘障孩子們的精神面貌完全是另一種情形:有的學生淌著鼻涕流著口水,有的目光呆滯傻笑不停,有的時哭時笑行走蹣跚。“那時候,這些學生上下樓我都要領著、拽著、扶著,嘴裡還得喊著。”羅麗秋說,“課堂上的場景就更不用說了,不停拍桌子的,躺著的,更有的孩子往外跑,拽都拽不住。”

  時間匆匆過去,悉心的教導換來的是孩子們生活自理能力的明顯提升,耐心的看護更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了意外的驚喜。羅麗秋說,現在課堂上,孩子們都能夠保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還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甚至課間還會幫我打掃衛生。“有一次,患有中度智障和語言障礙的王宇浩還清晰地叫了我一聲'媽媽'。”羅麗秋幸福地說。

  由於在特殊教育事業中的突出表現,20116月,羅麗秋作為吉林省惟一代表參加了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聯合舉辦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2014年羅麗秋被評為“吉林省首屆最美教師”“吉林省優秀青年”的稱號。

  隨著羅麗秋和培智學校知名度的提升,越來越多困難家庭將殘障兒童送到學校。“這些也讓學校的經濟負擔越來越重。”培智學校校長葛建彬坦言。

  不過,除了經濟負擔,最讓羅麗秋和老師們擔心的是特教學校畢業生的出路問題。“20092010年入學的學生快畢業了,很多家長一問起畢業'出路'就讓我發愁。這些殘障學生中只有個別在全國體育、才藝比賽而取得成績,未來有部分單位接受,其餘大部分學生只能被送回家。”羅麗秋說。

  談到未來的期望,葛建彬、羅麗秋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依靠社會力量幫助特殊教育學校發展以及殘障學生畢業出路的問題。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院長田毅鵬認為,除了政府的扶持外,對於殘障兒童的特殊教育更多的需要依靠社會、慈善組織力量的支持。對於殘障學生畢業出路,可以由政府、企業、社會團體的力量共同組織一些半公益、半盈利性質的工廠、農場,教給殘障人士最基礎的勞動技能,使他們在接受政府、社會援助的基礎上盡可能的“自食其力”。

身障關鍵字[逢甲林志玲]標籤 特教 殘障 媽媽 學生 聾啞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