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

身障便便貼:身障者出遊無礙&重癱男叫賣芭樂汁

輔具租借 身障者出遊無礙

2015-07-20 14:30:53 聯合晚報 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電動輪椅、電動代步車具、攜帶式斜坡板、馬桶椅、洗澡椅、爬梯機等輔具,可以短期租借,還可甲地租、乙地還,讓行動不便的人方出門旅遊。由身障者成立的「行無礙協會」推動輔具租借業務,出租輪椅七天只收費250元,去年租借人次逾三千人。

陳明里、許朝富與多名身心障礙者,2008年結伴到英國旅行,他們駕著自買的輪椅上下車、上下飛機,非常不方便 。到了英國發現當地有很方便的輪椅租借服務,於是回國後組成「行無礙協會」,推動輔具租借,租金收費公道,運費另計,自取免運費。

但輔具租借業務推出第一個月時,租金收入不到2000元。行無礙專案經理陳明里說,許多身心障礙者認為輔具是生活必需品,一定要自己買,也有人誤解租借來的輔具「都是別人用過不要的」、「有的載過死人誰敢坐」;但「行無礙」不氣餒,反而全面購置全新輔具,讓租用者安心借用。

陳明里說,部分地方政府雖提供免費借用輔具服務,但有設籍、身分資料(身障者或老人)的限制;臨時受傷、短期旅遊沒辦法租借。因此,行無礙輔具具租借服務不設戶籍、不限對象,有需要就可租,使用者可自取,也可由協會出動專人配送,協會更推出全國唯一手推輪椅甲地租乙地還(台北/台中/花蓮)的服務。「台北國際旅展」、「國際書展」、「銀髮展」等大型展覽會場,也設有行無礙免費租借攤位逛展服務。

行無礙協會總幹事許朝富說,去年租借輔具已服務超過3000人次,八成五是子女主動租借輔具供父母使用,七成使用者用在國內外旅遊上。


為了報恩 重癱男叫賣芭樂汁 收入全助重症病患

2015-07-20 12:23 自由時報〔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

最近屏東科技大學校門口旁出現1位坐著輪椅販賣芭樂汁的男子,無論晴雨都能看見他用雙手奮力撐起身體,拿起芭樂汁並找錢給消費者的身影,33歲的林文俊,每天早起切水果榨汁,再推著推車到路口販賣,但林文俊努力賣果汁不是為了維持家計,他說,父親年前過世,為了感謝收容了他與父親10年的安養院,希望儘一己之力,把所得捐給安養院照顧更多的重症病患。

林文俊沒有母親的童年,全靠父親拉拔長大,但父親卻在林文俊念小學時中風病倒,林文俊開始四處打零工,照顧與他相依為命的父親,10年前林文俊在當粗工搭屋頂時,不慎從屋頂摔落,造成半身不遂,當時雇主付清開刀費後就不見蹤影,林家生活陷入苦境。

位於內埔的迦南身心障礙養護院主任杜佳樺說,當時獲報前往訪視林文俊,沒想到林文俊家中還有個臥床的中風父親,於是好人做到底,把兩人一起接回養護院照顧,一顧就是10年,但期間林文俊殘而不廢,在院方幫助下,努力找到可以自己謀生的方式。

林文俊說,養護院提供了生財器具,讓他可以騎著身障者用的機車,自己買地瓜來烤並販售,除了自力更生也能幫父親添購營養品。

林文俊說,現在父親走了,物價又接連上漲,自己生活沒問題,但迦南養護院內還有40多名重症病患,尤其紙尿布每箱平均上漲近1百元,他很感念當年受到的照顧,於是他以現在最物美價廉的芭樂打成汁,幫民眾消暑,也希望可以幫忙養護院減輕負擔。

身障關鍵字[唐美娜]標籤 輔具 重癱 叫賣 出遊 身障者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街頭遇見愛…身障者叫賣 可以合法了

聯合報╱記者呂思逸/新北報導】2014.10.24 04:53 am


忍受外界懷疑七年的身障者互助共生「家族」,可望經由新北市勞工、社會局輔導,合法化轉型為「勞動合作社」;這個轉變,讓這個共生家族成員開心得不得了。

「不求生意興隆賺大錢,只求獨立生活不被歧視」,當初召集十多位身障者,成立仿「公司」組織的陳老闆說,感謝社會大眾關心,當初願意受訪是希望公開工作型態,「讓外界對我們街頭討生活不再誤解」。

他表示,他沒想到一封檢舉他不符低收戶資格的檢舉函,「反而促成求之多年不可得的願望有可能實現」,他樂於接受輔導轉型為勞動合作社,「對這位檢舉人更是感謝」。

他強調,身障者獨立自主,靠勞力在街頭兜售,毛利雖然比「單打獨鬥」稍微高一點,但彼此扶助,就像家人般相處,絕非詐騙集團。

「我們也想讓政府課稅,成為正常人享勞健保」,陳老闆表示,他知道合法化後會有課稅、廠房安全等後續產生的費用,他願意吸收,「保證不會從成員營收抽成」。

身障者共生家族販賣愛心商品的現象,經本報獨家調查採訪揭露後,引起新北市社會、勞工、工務局關切,昨天前往家族位在板橋大觀路、由鐵皮工廠改建的宿舍了解。

勞工局指出,共生家族仿「公司」組織的營運方式,性質偏向勞動合作社,勞資雙方互助合作、分工,販售愛心商品,「彼此都是股東」,將轉介社會局協助合法化;社會局表示,會協助申辦。

勞工局說明,身障的家族成員如工作穩定,可由勞工局引薦參加零售業工業,以月費投保勞健保。共生家族成員「江大哥」說,合法化外界才不會誤解,「這是好事」。

聯合新聞網昨也開放網友討論身障者共生家族的看法,或以臉書帳號登入留言,網友看法各異。江姓等網友盛讚比政府做得還多,但也有網友質疑利用殘障人士牟利。

板橋身障者的共生家族,住鐵皮工廠改建的宿舍,由陳老闆接送到各地賣愛心商品,所得五五分帳,有民眾懷疑有集團操控司剝削,但身障者認為他們是自力更生找回尊嚴。

身障關鍵字標籤 街頭 障者 叫賣 合法 身障者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憨兒製奶酪、饅頭 大雨仍舉牌叫賣

聯合報╱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2014.06.06 05:03 am

美濃福安國小附近,最近出現一群手持廣告招牌的熱血店員,招牌上寫著「奶酪25元、饅頭10元」,即使下大雨也不休息。這些店員拚命替「憨憨小窩」新上市的商品打廣告,希望路過民眾多支持憨兒們辛苦製作的成品。

去年8月,高雄市憨兒就業輔導協會在美濃成立「陶花樂源文創工坊」,提供旗美地區中重度智能障礙者學習工作技能,一周20小時,教導學員陶藝、藍染與琉璃珠製作。

政府補助逐年降低,為增加收入,憨兒開始學做饅頭,原本捏陶土的手改成揉麵糰,每天上午大家聚在一起揉麵,活力十足。

「憨憨小窩」選擇作法簡單的奶酪與黑糖饅頭當主力商品,每天約生產180個饅頭、90個奶酪,接受外界預訂。試賣2個月以來品質逐步穩定,周一至周五販售,上午賣奶酪、下午賣饅頭。

社工員鍾珊容說,奶酪要先冰過才能販售,饅頭則是上午做、下午賣,兩項商品都是採用最純粹與單純的原料來製作。

18名憨兒分兩組工作,一組揉麵糰,另一組在門口舉牌叫賣,十分引人注目。文創工坊位在中山路旁,不少駕駛停車購買。預訂專線為(07)681-0193

身障關鍵字標籤 憨兒 饅頭 國小 就業 購買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