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如果你相信童話

2015-10-13|来源:大公網

  今年37歲的汪明欣,經歷過許多特別的“第一”:第一個在香港進行部分角膜細胞組織移植手術的病人;第一個入讀英華女校的失明學生;第一個由香港往澳洲升學的失明人士,第一個香港失明女作家。

  喪失視力獨立求學

  明欣八個月大時患上德國痲疹,視覺神經受到感染而失去視力。由三歲半至八歲期間,她曾先後做過六次角膜移植手術,但最終因視覺神經壞死而失明。這五年,多次手術使童年明欣的身心都飽經折磨,卻是她一生中唯一見過這個世界的時光。

  雖然失去了視力,但明欣卻擁有永不言敗的精神,中學時她遠赴澳洲聖艾蒙失明人學校留學。回港後,又成為香港英華女校首位失明學生。由於當時未有盲人使用的電腦,明欣的母親每天都要把明欣的點字功課拿回心光盲人學校翻譯成文字帶回學校給老師看。在學校裏,明欣不知跌倒過多少次,但她仍咬緊牙關,堅持靠自己完成學業。

  開朗樂觀音樂寄情

  失明沒能阻擋明欣開朗的性格,她才情橫溢,學習聲樂及鋼琴,並一直參與義務工作。她曾與眾多音樂及不同界別人士合作,希望以藝術發放正能量,推動社會共融並以自身經歷鼓勵他人、宣揚逆境自強、積極、正面的訊息。失明沒有讓她失去全世界,反而讓她走進精彩的人生。

  看不見世界讓明欣深知眼睛的重要性。她自己創作了一首保護視力的歌曲《小明》,一句句教唱給身邊小朋友。她希望越來越多的小朋友能從音樂中了解雙眼的重要,懂得保護視力。除此之外,這首歌也傳遞著積極面對挫折的人生信念。“黑暗里觸摸,有愛什麼都可。”明欣在這首歌里唱道,“全情力拼,仍能成就此生。”

  感悟生命享受生活

  明欣平日有兩個愛好,“看”海豚和拍照。只要一有時間,明欣就會到海洋公園的海洋劇場,她雖然看不到,但她聽得到海豚的聲音和跳躍時水面激起的浪花聲。海豚是明欣最喜歡的動物,她認為海豚的生命力很強,也時常有救人的事跡,是十分善良的動物。海豚令她相信世間存在真善美。明欣說,每個人至少要擁有一顆善良的心,要有真善美才可感染其他人。海豚帶給她的,就是這種想法和體驗。

  對於拍照,明欣更多的帶有一種放鬆和娛樂的心情。她的心愛之物,是媽媽送給她的一台相機。無論去哪裡,明欣都會隨身攜帶。遇到有趣的人和事,她會忍不住循著音聲的方向,用相機快速拍下來。雖然看不到自己的拍攝成果,但明欣卻樂此不疲。她覺得拿起相機記錄周圍的那一刻,相機就是她的雙眼。透過相機,她仿佛能看到整個世界。

  27歲發奮創作

  很多人對於失明人士寫作都會感到不可思議,明欣不僅做到了,還成為了香港暢銷書作家。2003年,27歲的汪明欣開始自己的創作,寫了人生中第一本小說《如果你相信童話》。書中透過勵志的愛情童話,激發年青人克服困難,努力前進。這個故事包含了很多她的親身經歷,正如她自己常說的故事:“為什麼馬戲團裹的大笨象不去掙脫搏著牠的鎖鏈,其實牠是夠氣力的,只是因為在小象時曾因掙脫鎖鏈而弄傷雙腳,長大後便不敢再試…”明欣所失去的,所受的挫折比起小象要多得多,但她卻義無反顧擺脫袈鎖,勇往直前,因為她相信世界上仍有童話,而她可能就是童話中的主角。

  《如果你相信童話》,初版一出即被搶購一空,被傳媒廣為報道成為一時佳話。隨後幾年,倍受鼓舞的明欣又相繼創作了《步向彩虹的女孩》和《愛來自珍惜》兩本書,鼓勵讀者在逆境中積極樂觀,微笑面對人生。

  “我看不到你們,但感受的到。小時候,我曾經見過這個世界,看過藍天,看過碧海,看過紅花,看過綠草。雖然現在看不見了,但身體上的殘障算不了什麼,用心眼去看這個世界,其實會更加清楚。”汪明欣說,“有人問我,小時候做那麼多手術,經歷那麼多苦難,值得嗎?我說,值得。因為至少我曾經看見過,讓我相信這個世界是有童話的。”

身障關鍵字[軍訓女神]標籤 相信 香港 彩虹 放鬆 失明人士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

近4成美國人沒工作 美國真的好了嗎?

天下雜誌 作者:樂羽嘉 2015-10-14 Web Only

美國最新就業數據掩蓋了不光采的事實。失業率穩定維持在5.1%,但僅59.2%美國人有工作,這是因為失業率只計入沒有工作並正積極找尋工作的人。

要更正確衡量經濟狀況,或許該看勞動參與率,因為勞動參與率計入已經放棄工作、不想工作或不能工作的人,而上季這數據跌到62.4%。從經濟衰退開始以來,勞動參與率穩定下滑,經濟復甦幾年來仍沒有好轉跡象,來到1977年以來低點,想想看,1977年女性在家當主婦還是很常見的現象,沒有現在這麼多女性投入勞動市場。聯準會觀察家從低勞動參與率判斷,12月升息或許仍嫌太早。

聯準會政策當然不是生病勞動市場的萬靈丹。如果很多人因為退休或技能派不上用場而退出勞動力,低利率沒辦法發揮太大的效果。低利率是否有效,取決於美國少了這麼多勞動力的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勞動力衰退部分原因在於人口老化,代表退休人口對勞動人口的比例上升。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估計,經濟衰退以來的半數勞動力衰退是因為人口老化,那很多1664歲的勞動適齡人口沒有在勞動,又該怎麼說?

勞動參與率衰退,大多是因為在工作的年輕人變少。為什麼較年輕的美國人沒在工作?

下面這張當前人口調查圖表,呈現過去15年不同群體的勞動力狀況及變化。年輕人勞動參與率衰退,幾乎完全肇因於他們待在學校的時間更長。

勞動市場不振,可能誘使更多年輕人留在學校讀書、等待就業市場好轉。年輕人低勞動參與率也可能跟經濟衰退有一點關係。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後果是,你必須受更多教育,成功機會才比較大,於是年輕人可能選擇攻讀更多學位來增加競爭力,而就學增加或許與學生負債爆炸性成長有關。

但是,假設學生受的教育有價值,低勞動參與率或許指向一個正向趨勢,代表未來會有教育程度、競爭力和生產力都更高的勞動力,且這些勞動人口擁有足以在無常就業市場翱翔的技能。

25歲到54歲的勞動人口也變少了。經濟衰退前,25歲到54歲人口中約有83%在勞動,現在只有81%,不過不用擔心這點微幅衰退。

你可以清楚看到,有些人在照顧小孩,有些回學校唸書,你看不到大批沮喪的壯年勞工在惡劣的勞動市場外等待,或像某些人預期的那樣永遠放棄工作。

年紀較長的美國勞工,近來更傾向去工作,或許是因為對當中很多人來說,提前退休不再是個可行選項。

這個年齡層的提前退休人數從2000年以來下跌6.5個百分點,但身心障礙人士增加了3個百分點,彼此抵銷。這可能是因為這些人找不到工作,發現市場對他們的專長冷淡以待,卻還負擔不起退休。

勞動市場尚未完全復甦,要修正勞動參與率,必須使用不在聯準會工具箱裡的工具。勞動參與率衰退有一部分代表正面趨勢:年輕人接受更多教育。其他部分只能透過讓年紀較大的人口重回勞動市場,傳授他們需要的技能。

身障關鍵字[全球最年輕美女]標籤 工作 美國 國人 失業率 美國人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