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不因缺陷受限 特教理念陸生讚賞

20150531 04:10 彰化師範大學林邑孺 中時電子報/彰化報導

大陸近年才將特殊教育列為重點項目,大眾普遍對於身心障礙者不熟悉,因此他們出入公共場合需要面對外界好奇的目光;大陸交換生來台後才得知,台灣的特殊教育發展悠久,在制度、教師培養、教育方法及大眾認知上已臻成熟。從上海華東師大來台交換的趙靜姍,感受到兩岸對待特殊生的不同理念。

「大陸極為重視特教發展,但初期關注的點是這個地方有沒有特教學校、為特教事業投資了多少錢,但以上都是硬件,軟件部分如:制度建立、法規訂定、教師培養、教育方法等都尚未獲得重視。」趙靜姍說。

她觀察台灣特教,發現台灣特教的體念是平等的對待特殊學生,讓他們有尊嚴地自己生活、自食其力;大陸則較為注重把特殊的兒童安置到哪裡,讓他們可以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保障最低等的權益。

趙靜姍表示來台後對於「特教生不需要憐憫」這句話體會更加深刻,從特教老師的言行、大眾對待他們的態度裡面都可得知,就像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只是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恰巧遇到了你而已。

像在大陸的公共空間,縱然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所有無障礙設施一應俱全,大眾運輸車廂和月台的間隙窄且平,但因為大眾的不了解、宣傳的不足,設施使用率極為低落。

反觀在台灣旅遊時,台鐵車廂和月台間的間隙、公車階梯其實不方便身心障礙者、推大件行李的人活動,但工作人員使用隔板讓他們方便進出,也彌補了這個不足,所以可以看到不少身心障礙者自在地出入各場所。

趙靜姍解釋,大陸因為特教發展較晚,所以無論大學生、普羅大眾等都對身心障礙者有一份好奇,所以會不自主地在路上多看幾眼,不過這樣的目光其實很容易讓人不自在,所以公共場所不容易見到他們的身影。

而台灣特教在百年來的發展下,大家對於身心障礙者都有著普遍的認識以及尊重,家長們及障礙者本身較可以有著一份坦然,所以不太容易發生被指指點點、當成新奇事物被觀看的狀況發生。

因此,趙靜姍也體認到:如果真正的想為特教生們盡一份心力,必須要成為有專業素養、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可以正確幫助他們,而不是從情感產生共鳴,因為可能一開始你可以和他們產生情感連結,但長久而言,你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的改變。

趙靜姍還特別展示了一張由多元媒材組成的風景畫,外圍用木質框裱起來,她笑著說:「這是我在參觀特教中心的時候看到的,那的孩子們真的很厲害!讓我最感動的還有這裡的老師,寄予特教生們無盡的希望、培養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朝喜歡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在參訪的過程中看到好多學生的工藝品,陶藝、雕刻、木製桌椅等,作品水平很高。」

台灣的特教老師,不因孩子們缺陷而有所限制,反而看到他們的亮點,認為孩子們的未來是不可限量的,這應該是台灣特教最令陸生感動之處。

身障關鍵字[烏克蘭最美女孩]標籤 缺陷 特教 理念 特殊教育 特殊學生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