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機器人煮麵煮水餃 不懂廚藝也能當老闆

2015-09-08 11:56:25 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即時報導

機器人煮麵煮水餃即將成真,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林其禹發明「機器人麵食烹飪設備」,就像生產線一樣,從下麵水煮、下肉、灑蔥、盛麵到一碗香噴噴的牛肉麵上桌,全程由自動化設備處理,除了節省人力成本,他希望透過標準化流程,讓台灣麵食料理能像麥當勞一樣走進國際。

這是全程首創中式料理麵食類的自動供餐系統,透過自動供餐設備,客人在點菜螢幕上點選想吃的麵食後,就可在玻璃窗外觀看製作過程,設備會自行烹煮客人點選的麵食,全程全自動,大約只要3分半鐘後就能自動將麵食運送到取餐點。

林其禹說,這套機器人只要中央廚房設定好配方後,不管是紅燒牛肉麵、番茄牛肉麵等,使用者只要逐一放入備料、麵條等,機器人就會執行下麵、煮麵、下肉、放入配料、淋湯等步驟,過程完全不需要廚師參與,不僅能維持品質一致性,也更衛生。

林其禹說,有了這套設備後,開一家機器人麵食餐廳很簡單,只需要老闆一個人負責收碗與填補一次食材包,讓經營加盟連鎖機器人麵店變得非常容易,老闆甚至不會廚藝也沒關係,至少能省下三成人事開銷,還能幫助身心障礙人士就業。

林其禹說,全球的連鎖餐飲業多為西式餐飲,目前全球最夯的自動化烹飪設備是歐洲的Let’s pizza披薩機器人,僅需3分鐘即可製作一片客製現烤披薩,他希望未來能藉此方式讓台灣麵食走向國際。

目前系統已經獲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同時也正申請歐盟專利,林其禹表示,通過後將招募廠商合作,商品化後一套設備預計約100萬到150萬元。

身障關鍵字[牙周病前兆]標籤 水餃 自動 機器 老闆 機器人

標籤: , , , , , , , , , , , , , , ,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結合小農食材與獨門配方 「勝利廚房」不靠募款也能扭轉身障人生

by 上下游 記者 潘子祁 on 20150713 in 吃好吃

視障做按摩、肢障當畫家,曾幾何時我們對身障者的就業機會只停留在這些刻板印象?在台灣經營15年的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專為身障者打造加油站、便利商店、餐廳、資料輸入、手作琉璃等10種跨業別工作,還取得各項專業ISOBS認證。本(7)月底即將啟用的「勝利廚房」,也將推出辛甘香辣醬、牛肉麵,並試著透過超市通路、小吃店上架,要讓身障者有份「有成就感、有產能」的工作,打破低產能、靠依賴的刻板印象。

專聘身障者的廚房,要串聯成為供應鏈

走入位在台北市身心障礙者就業大樓的「勝利廚房」,一打開廚房大門就能聞到陣陣花椒味、八角香,濃郁的味道讓人不自覺想對著空氣「大啖幾口」。原來這是勝利廚房的招牌產品「辛甘香辣醬」的獨門香味,可在不添加防腐劑、真空密封的情況,放置1年以上。

勝利廚房是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投資超過百萬元的新事業,目前雖然只雇用5名不同障別的員工試營運,但隨產量會逐步增加到十餘人,並取得ISO22000HACCP等第三方國際品質認證,要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我們的食材來源都是來自台灣各地的小農,」發展中心主任張英樹說,包括既有和加油站合作的雲林、嘉義、台南、桃園農民,而未來也會和另一個社會企業「厚生市集」合作,協助尋找台灣在地的辣椒、香料食材。

至於配方,其實是來自不願出名的「一位熟識朋友」。張英樹說,他基於食品專業和助人興趣,所以將配方分享出來,屆時廚房還會再推出「牛肉麵」產品,並嘗試在超市通路上架,或提供給弱勢家庭營業的小吃店販賣。

訓練和組合,創造出企業也愛用的身障團隊

「坦白說,身障者平均能力的確比一般人弱一些,」但張英樹認為,只要企業主願意花長時間訓練,讓員工熟悉環境、機器,並培養出彼此默契,在適當組合「不同的障別」下,身障員工也能達到一定產能。

以勝利廚房來說,會先將工作切割成前處理區、殺菌、包裝、烹調等,並善用機器設備協助員工抬重物,讓工作場所「無障礙化」。而研磨辛甘醬的粉末時,機器會產生讓人不舒服的「雜音」,但對聽障員工就沒有影響,讓工作劣勢變優勢。現場也會有勝利的就業服務員從旁協助,讓夥伴可以更順利完成工作。

「而勝利訓練的員工,企業也愛用。」張英樹說,像中油就希望勝利提供身障員工到林森北路的加油站工作,即使需要花上半年以上的時間練習使用加油槍、結帳台,中油也願意,「就是看上我們員工夠專業、又好用。」

「身障者做的,品質一定差?」 勝利盼翻轉刻板印象

「我們不募款,只看哪裡有市場,就往哪裡去。」這是勝利跨足10項事業的原因,為了強化服務的競爭力,勝利也會申請各種第三方驗證,像廚房的ISO22000,或資料鍵檔中心持有的英國標準協會BS7799驗證。

儘管勝利經營有成,社會大眾仍有「身障者就是能力不好、生產力差」的刻板印象。張英樹曾經拿琉璃部門的客戶「做試驗」,一位是在雙方談好56萬的買價後,告訴他「這是身障者做的」;另一位則是在談價格前就說明產品是由身障者製做的。

結果,事後得知的客戶認為「產品因為身障者的努力,而使產品更加分;但事前得知的客戶卻認為『產品應該品質不好』,價格就要比較差。」張英樹說,試驗結果典型地反應社會大眾普遍認知,先入為主認定身障者能力就是差,自然就沒有效率、效能,「但勝利證明這種認知是錯的。」

根據社會家庭署統計,2014年領有身障手冊的人數約有114萬人,約佔總人口4.8%,相當於每100人就有5人是身障者。而每位身障者背後來自一個家庭,「通常這些家庭也都和其他弱勢相疊合,」如果身障者的工作需求能確實被滿足,才能真正翻轉社會弱勢的處境。

小檔案: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

成立於2000年的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除了勝利廚房外,還有資料鍵檔中心、餐廳、視覺設計中心、居家電腦學習網、手工琉璃、數位印刷、甜點店(北歐先生)、4家全家加盟便利商店、2座加油站等10項事業板塊,提供近300名身障人士就業機會。

相較於一般庇護工場,勝利更強調「工作價值」,期望身障員工也能投入工作、升遷獲得工作成就感,並且讓身障者在不同種工作間選擇。因此多數時候會和一般企業一樣,勝利會讓身障員工在合理分工下,計算KPI(績效量表)、檢討營運成果。

所謂庇護工場,依照《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是指提供給尚不足以在就業市場上獨立競爭身障者的工作場所,並且針對不同障別、不同人提供個別化的就業訓練、安置。最常見的庇護工場,就是雇用身障人士從事烘焙業、製作手工藝品等。

身障關鍵字[張容軒偷腥]標籤 結合 勝利 廚房 募款 扭轉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