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身障便便貼:1日百次性高潮&無法坐起?

1日百次性高潮 男羞出門懼嘿咻

20140924 蘋果日報動新聞╱綜合報導



美國威斯康辛州一名37歲男子德克爾(Dale Decker),患有「持續性性興奮症候群」(PSAS),一天可以出現1百以上的性高潮,還曾在父親棺木旁發生9次性高潮的生理興奮和抽蓄。

德克爾在2年前椎間盤突出,被送醫時在救護車上就發生PSAS症狀,飽受折磨。他除了一日內會發生百次以上性高潮,還曾在亡父的喪禮上,跪在父親棺木旁,出現9次性高潮,讓他很難受,永遠都不想要有性高潮。

德克爾又表示,他曾經在兒童面前出現不由自主的高潮,感覺極為噁心。他因此不敢外出,沒法工作,家庭的重擔落在妻子身上。密集的性高潮也讓他無法陪伴兩名兒子打球,也不能與朋友聚會,更不能和妻子享受正常性生活,甚至需要分房睡,兩人都很痛苦。

PSAS成因未明,此病較常出現在女性身上,德克爾是首名公開承認自己患上此病的男性。醫生指出,PSAS患者通常不被旁人了解,備受病情折磨時,甚至有患者為結束痛苦而自殺。



無法坐起遲緩兒把握3歲前早療黃金期

2014.09.24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黃小弟弟滿116天,媽媽帶到衛生所施打預防針時,衛生所護士替黃小弟弟做1歲發展檢核評估,評估過程中無法由躺的姿勢自己坐起來,也沒辦法自己拉著東西站起來,與媽媽解釋說明並建議轉介基隆市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進行聯合門診評估,之後就開始進行早期療育。

3歲前療育效果佳

何謂早療療育?基隆市衛生局表示,簡單來說就是專業人員對出生至6歲學齡前階段針對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包含發展遲緩高危險群、智能障礙、感官障礙、語言溝通障礙、學習障礙、嚴重情緒障礙及多重障礙等類別身心障礙兒童及家人提供的各項服務,且據研究報告顯示,3歲前開始進行早期療育治療所得到的效果要比在3歲後才開始要高出許多。

衛生局也表示,近年來投入發展遲緩及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服務的資源愈來愈多,安樂區衛生所除了提供有關教養衛教等資訊外,並針對有發展問題的孩子會協助異常個案通報轉介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中心將會依個案需求安排至醫院進行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確認個案問題所在提早進行早療,以提供適當的環境空間,幫助他們成長。

身障關鍵字標籤 出門 嘿咻 早療 性高潮 遲緩兒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童病危「隨時會走」淚領最後畢業證書

20140614 蘋果日報【蕭夙眉、鄧惠珍╱連線報導】

或許是人生最後一場畢業典禮!國小六年級的李冠霖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末期,日前病情惡化住院治療,隨時可能呼吸衰竭,昨天他拔掉呼吸器、搭上救護車,如願參加彰化和美實驗學校畢業典禮,領到國小畢業證書,讓師長、同學及醫護人員感動落淚,冠霖說:「很開心,沒有遺憾了!」

台中大甲光田醫院小兒科醫師趙海軒是冠霖的主治醫師,趙海軒說,冠霖1歲半時家長發現他不能站,檢查確診是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一般來說,這類患者可活至20歲,但冠霖病情快速惡化,上月25日因呼吸衰竭住院,隨時可能呼吸衰竭,或因痰咳不出來中斷呼吸。3、4天前,冠霖告訴他:「我想回學校參加畢業典禮!」趙海軒心想,這或許是冠霖人生最後一場畢業典禮,決定幫他完成心願,開始訓練冠霖自主呼吸、咳痰。

2度插管不喊痛

趙海軒表示,對全身肌肉萎縮無力的冠霖而言,自主咳痰是很困難的事,但冠霖為了完成領畢業證書的心願,很用力地將痰咳出來,昨早終於拔掉呼吸器由爸爸抱上救護車,前往彰化和美實驗學校,該校主要是身障學生就讀,出發前冠霖開心地對醫護人員揮手,醫護人員高喊:「加油!加油!」為他打氣,並送冠霖喜愛的哆啦A夢玩偶當畢業禮物。

護理長游淑英說,冠霖住院20天曾2度插管,他忍受插管痛苦,又得抽痰,很多患者會撥開護理師的手及抽痰儀器,但過程中冠霖幾乎整個臉皺成一團,拳頭緊握,卻不喊痛,也沒撥開儀器,勇敢程度讓她心疼不捨。

同學們激動打氣

救護車抵達和美實驗學校時,冠霖就讀的六年甲班同學看到他都紅了眼眶,紛紛上前幫他打氣說:「冠霖,加油!」坐輪椅的好朋友何承哲,一見到冠霖更激動淚崩,緊緊拉著他的手說:「好想冠霖、看到他好開心。」畢業典禮上,冠霖在全校師生的掌聲中接下畢業證書與群育獎,這一幕令在場許多家長與師生感動落淚。

父想參加下一場

冠霖回醫院途中,躺在救護車推床上,畢業證書放在胸前,他不斷以雙眼瞄畢業證書,露出微笑,當救護車轉彎不慎讓證書滑落,冠霖緊張地問爸爸:「證書呢?」李父趕緊撿起證書放回他胸前,並對他說:「爸爸還想參加你下一場的畢業典禮!」

身障關鍵字標籤 病危 畢業 人生 畢業典禮 和美實驗學校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12歲女童全盲 高血壓惹禍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4.06.12 03:27 pm

一名十二歲女童因眼睛看不見加上頭痛就醫,診斷是腎臟病變造成高血壓導致,醫師懷疑她高血壓已有段時間,但家人不知「小孩也會有高血壓」,延誤就醫造成女孩幾乎全盲。

成大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謝旻玲說,成人高血壓的原因多數與家族遺傳有關或不明原因發生;兒童高血壓多數是因腎病變、血管異常或長腦瘤等其他器官問題引發。

這名女童是因視力突然惡化,加上劇烈頭痛、不斷嘔吐就醫。到院時她的血壓收縮壓兩百毫米汞柱、舒張壓一百廿(十二歲以下正常為一百廿、八十),高得嚇人。

經檢查發現,女童兩顆腎臟都有先天異常,造成腎病變,引發高血壓,導致視網膜病變。女童之前曾表示看不清楚,家人以為是近視,帶她去配眼鏡。

謝旻玲指出,曾有一名六個月大男嬰被檢測出高血壓,是因主動脈先天性狹窄造成,經過血管擴張治療血壓才降下來。

她表示,三歲以下兒童因為新生兒時都會有相關檢查,容易發現高血壓;但三歲以上,許多先天性器官問題會陸續顯現出來,建議每年至少量血壓一次。

女童靠藥物控制腎臟病病情,但受損的視力已無法恢復,兩眼都只能看見微弱的光影。照顧她的阿嬤難過地說「兩個腎不行,兩個眼睛也看不到,不知道該怎麼辦?」

身障關鍵字標籤 女童 全盲 眼睛 就醫 醫院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單親媽顧肌萎兒 很累但很幸福

聯合報╱記者蘇郁涵/高雄報導】2014.05.08 02:51 am

「對我而言,能夠一覺睡到天亮都是奢求。」單親媽媽林美華,26年來沒有1夜睡得安穩,因為她每兩個小時就得為罹患肌肉萎縮症的兒子胡志奕翻身;她雖累但感到很幸福,因為「醫生曾推估我兒子活不過20歲,但現在他已26歲了,還繼續待在我身邊」。

面對即將到來的母親節,林美華說「我什麼都不需要,只想要兒子在接下來的歲月中繼續陪我哭、陪我笑」。躺在床上、身體不斷萎縮、體重只剩下23公斤的胡志奕,聽到媽媽這番「感性告白」,他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媽媽,謝謝您這麼辛苦的照顧我,我愛您」。

「想不到這孩子激發了我當超人的潛能!」林美華說,她在兒子就讀小學4年級時發現他罹患肌肉萎縮症,從發病到坐輪椅只有不到1年時間。她除了替自己脆弱的心靈打「強心針」,還得想辦法讓兒子的病情不再惡化。

為了照顧兒子,林美華辭掉工作,每天與兒子形影不離、隨行在側的照顧,她自嘲自己像「超人」,「好像都不用休息,時間一到,就會自動起身來幫兒子翻身、擦背」。

現在胡志奕身高165公分、但體重只有23公斤。他會為自己的病情感到焦急,但從沒把負面情緒宣洩在母親身上,反而鼓勵母親「要樂觀的看待這一切」。

每當他們聊到「死亡」的話題時,胡志奕總是跟媽媽說,「媽媽,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精不精采,此生能作您兒子,好幸福」,林美華聽兒子這麼說,也笑笑的點頭,「所以我們要把握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呀」。

身障關鍵字標籤 幸福 單親 肌萎 單親媽 肌萎兒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聽障鬥士 當志工助患者

20131120 蘋果日報 更多專欄文章 記者邱俊吉

三十八歲的台北馬偕醫院志工杜雅芳原是個愛聽歌的女孩,但十八歲那年,聽力開始因不明原因退化,六年後幾乎全聾,讓她意志消沉,經手術治療,重回有聲世界,生命態度也轉為積極,更到醫院擔任志工。她說,以前的自己什麼都怕,但現在她最懂得鼓勵患者與家屬別怕,期盼能幫更多聽障人走出陰霾。

高三開始聽力退化

台北馬偕醫院的人工電子耳特別門診有多名志工,杜雅芳是其中一人,也是唯一的聽障患者;目前她一耳使用助聽器,另耳裝人工電子耳,聽力已與常人無異,對談無障礙。她笑說,過去不愛用助聽器,只好讀別人唇形,但又不夠老練,例如「我要吃水餃」與「我要去洗澡」,她根本分不出來,因此產生不少困擾。

杜雅芳說,高三那年感覺聽力退化、聽不清楚,後來投入職場,她的工作場所是電子工廠,噪音驚人,病情更加速惡化;二十四歲時「聲音要大聲到像走在馬路上,我才聽得見」,雖配了助聽器,又覺戴助聽器不美,愛戴不戴,直到三十歲,她覺得受夠了,決定接受人工電子耳手術。杜雅芳說,當她再次體驗聲音的美好後,逐漸不排斥助聽器、使用至今。

最懂聽不見的痛苦

提到那段無聲歲月,杜雅芳說,當時對很多事都怕,在家怕聽不到家人按電鈴,在公司怕讀錯同事唇形,因此她最懂得聽不見的痛苦與恐懼,才想擔任電子耳門診志工,排解聽障者的焦慮。

杜雅芳到馬偕當志工有七年時間,每月一次,每次四小時。她說,有時對家屬不斷地衛教,難免口乾舌燥,但每當她感受到家屬的謝意,甚至有人對她說「有妳真好」時,她知道她永遠無法放下對聽障人的大愛,會一直協助他們走出陰影。

杜雅芳小檔案
年齡:
38
家庭:未婚
嗜好:聽歌
經歷:
.聽力於
18歲開始退化,到24歲時幾乎全聾,30歲裝置人工電子耳才重新聽見聲音

.曾獲頒北市府身心障礙優秀勞工、內政部傑出聽障人等獎項;目前擔任台北馬偕醫院人工電子耳特別門診志工,協助醫師進行病人衛教

資料來源:杜雅芳


身障關鍵字標籤 聽障 鬥士 聲音 志工 馬偕醫院

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